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卑南研究
APECIFIC TOPIC ON PENIAN ARCHEOLOGY 
開課學期
96-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人類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連照美 
課號
Anth7043 
課程識別碼
125 M233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2,3,4(9:10~12:10) 
上課地點
人類309 
備註
總人數上限:1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課程宗旨
超越百年的台灣考古學工作史上,已知有一千多處的考古遺址。卑南遺址不但是其中最早發現的一處,而且是迄今所知規模最大、新石器時代考古資料最豐富的一處。卑南遺址的發掘工作與研究事實上是本系自1949年成立以來研究工作時間最持久,動員人力最多的一項考古工作。
卑南遺址是台灣地區,甚至於包括台灣周邊地區,如大陸東南沿海、東南亞、太平洋等地區新石器時代遺留蘊藏最豐富的遺址之一。
卑南遺址的發掘肇因於工程建設之需而有的搶救考古發掘,向來被認為是我國現代文化資產維護與「搶救發掘」最知名之一個例。
本課程規劃以已經歷超過二十年的卑南遺址發掘與研究的結果作為課程主體,並以此為基礎理解台灣地區史前史特別是新石器時代文化,範圍包括理論、方法、與實習。
 

課程目標
課程大綱
本課程包括下列課題:
一、 課程介紹
二、 史前考古學概論:若干名詞與概念
三、 卑南考古與台灣考古學
四、 文化資產保存與考古學
五、 卑南研究與台灣「南島語」族的文化史研究
六、 新石器時代卑南與周邊之關係
七、 卑南遺址與卑南文化
八、 聚落、墓葬、陪葬品
九、 玉器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主要參考書目(待續)
連照美
2000 〈考古學的理論與實踐—卑南研究二十年〉《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5:5-31。
本文及文後附錄:1988年以來卑南研究相關著作目錄
臧振華
2000 考古遺址的保護:當前我國文化資產保存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民族學研究所所刊89:258-272
本文及文後參考書目
張光直
1988 《考古學專題六講》台北:稻鄉出版社。
1995 《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台北:聯經
1969 Feng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 Yale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in Anthropology, no.73.
Barker, Philip
1993 Techniques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Third Edition. Batsford.
Renfrew, Colin and Paul Bahn
1996 Archaeology, 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 London: Themes and Hudson Ltd. revised ed
宋文薰譯 (鹿野忠雄著)
1955 《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宋文薰
1980 〈由考古學看臺灣〉《中國的臺灣》:93-220,陳奇祿等著,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